发布时间:2021-06-02
付颜军,现任阜新分公司运维部副经理。作为分公司运保工作技术负责人,他不断学习创新、迎难而上,多次获得公司“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参加工作三十年来,从MMDS模拟微波系统到数字机顶盒落地,他见证了广电行业的发展变迁。
1989年,付颜军牵头搭建了阜新市细河区MMDS模拟微波系统,实现了细河区四个乡镇有线电视小前端联网播出的初步目标,为一台一网建设奠定了基础。1998年,数字MMDS模拟微波技术成熟后,在省广播电视局协调支持下,付颜军带领技术人员不分昼夜地研究、搭建,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正常情况下半年才能完成的任务,实现了数字微波联网播出。数字微波落地后,电视信号质量大幅提高,节目提升至48套,进一步提升了有线电视影响力。2000年,光缆联网提上日程时,付颜军又带领技术人员自行学习、设计、施工,将四个乡镇的MMDS微波无线联网升级为光缆联网,同年完成了55个光点割接。这一次的巨大跨越使有线电视实现了实质意义上的光网播出,电视节目提升至57套,收视费由8元每月增加到12元每月,净利润翻倍提升。同时,由于数字机顶盒信号质量高,稳定性强,在网用户们口口相传,一时间在市民中掀起了安装有线电视的热潮,营业厅门口竟排起了弯弯绕绕的长队,用户们排队等候一两个小时,只为了马上看到“新节目”。有线电视网络升级几日后,新开户数就激增880户,为公司创收近百万元。
2011年,数字微波停止播出,新系统的搭建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,如果不能在微波停播前完成搭建,用户电视出现“停播”,有线电视网络将陷入巨大危机。困难当头,付颜军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块“烫手山芋”,他说,“不就是时间紧任务急么,做技术的还能怕这点儿事儿?”在阜新市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,他带领运维技术人员,连续加班加点部署、搭建,利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DTMB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搭建工程,实现了原MMDS用户平稳升级过渡。在付颜军团队的努力下,DTMB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在短期内高效竣工,有效杜绝了有线电视用户流失,获得了阜新市相关领导的称赞。
2016年5月,为实现“全省一网”目标,省公司要求各分公司分三个阶段与总前端机房对接。阜新分公司研究决定,在省运维团队的协调指导下,由分公司自行搭建。接受任务后,付颜军和运维团队立即扑下身子研究对接方案,加班加点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。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,7月底前,平台按照规划搭建完成。进行最后测试时却出现了意外---节目序号重复,这一故障覆盖十万多台机顶盒,一旦推出,后果不堪设想。但是同洲机顶盒生产厂家没有售后维护,行业内也没有解决此BUG的先例可供参考,而此时距离全省对接最后期限只有6天了!面对危机,付颜军迎难而上,根据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,他大胆提出:重新搭建直播平台、重置平台数据。事不宜迟,他和运维团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,24小时吃住在现场,困了就在办公室沙发上眯一会儿,饿了就吃一口方便面……连续奋战72小时,终于在对接时间节点前完成了平台的搭建、运行、验收任务。在付颜军及运维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阜新分公司与省公司的对接过程顺畅无障碍,三阶段对接任务圆满完成,阜新地区高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增至246套。
2017年,阜新市“两县一区”分前端建设成为运维部的首要任务。接受任务后,付颜军和运维技术人员即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。他们先从调查研究抓起,利用一个月的时间,先后在两县一区扎实调查,采集数据,了解需求,确定了县区直播平台的搭建方案,于7月底完成了阜新县区小平台的设计、搭建、对接工作,为全省一网奠定了基础。两年后,他和运维技术人员再次来到县区,搭建了备播平台,为县区平台安全播出增加了一层保障。
风雨三十载,正是因为始终坚守“没有不会做的事,只有不想做的事”这一朴实的理念,付颜军才会在紧要关头义不容辞地冲锋在前。除了这份“勇”,付颜军更重视平日的“谋”。从2015年至今,他先后四次带领分公司技术骨干到省公司运维部学习交流;趁着北京四达公司技术工程师来阜新出差的机会,付颜军请他们到公司授课,为技术人员“开小灶”,并将授课内容录制成视频,平时反复对照学习……这种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深造的氛围,既培育了分公司技术人员的安全播出意识,又提高了他们技术水平,为公司安全播出工作筑牢可靠屏障。
“工匠精神”不是枯燥机械的、僵硬死板的,而是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,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。付颜军就是这种“工匠精神”忠实践行者,他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,敢于面对困难、接受各种技术挑战。他从不曾有任何怨言,穷尽30年磨练技能,这就是他的秘诀,也是他赢得人们敬重的关键。
阜新分公司